近期,东北林区夏季雷击火频繁发生。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防控紧绷的弦一年四季都不能放松。 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,森林火灾遍布世界每一个有森林植被的角落。森林火灾的危险性会长期存在,人类与森林火灾的抗衡是永恒课题。 今年上半年,我国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,防火工作在创新体制、火源管控、火情早期处置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,但依然发生了四川凉山州“3·30”森林火灾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惨痛教训。痛心的同时,我们更要反思与改进。在森林草原防灭火的新体制下,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建设是避免重蹈覆辙的关键所在。 森林防灭火的“防”和“灭”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。在新体制新形势下,进一步理顺森林防灭火的体制和机制,以一体化的思想加强森林防灭火的专业化、科学化建设,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对自然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侵害。 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建设,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明确,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理是林草部门的法定职责,森林火灾扑救的职能从林业部门划转到应急管理部门,森林公安转隶到公安部门但保持职能不变。各部门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,开展森林草原火灾的预防和扑救。但在实际工作中,一些地方没有把防灭火一体化要求理解好、把握好,人为地将森林草原火灾的“防”和“救”割裂开来,各行其是,各自为战。实际上,林草、应急、公安虽然分工不同,但都有共同的使命,那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、保护林草资源安全、维护生态安全。在新的森林草原防灭火体制下,各部门应站在国家立场,从大局出发,牢固树立“一盘棋”的思想,巩固共同体的理念,坚持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运作,实现源头管控和科学施救的有机统一。 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建设,要在机制上同向发力。机构改革之后,新的防灭火体制机制尚处于磨合期,各地防灭火联动机制还不健全,信息交流共享不畅,没有形成工作合力,需要通过加强防灭火一体化建设来加以完善和改进。在森防指的统一指挥下,应急、林草、公安等部门应拧成一股绳,建立部门协同、信息共享、联防联控的管理体制,形成协调顺畅、配合紧密、调度有序的工作机制,完善尊重规律、专业指挥、统筹调度的现场指挥机制,以科学的运行机制激发强大的战斗力量。 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建设,要在能力上补齐短板。短板决定战斗力,队伍、装备等短板制约了我国防灭火一体化综合能力建设。目前,我国重点县级单位专业扑火队伍配备率只有67.1%,且现有的专业队伍水平不高、装备落后、人员老化,与繁重的防灭火任务不相匹配。 各地要抓紧加强专业、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,按照国家林草局的要求,重点区域专业扑火队伍配备率尽快达到100%。同时对扑火人员加强系统性、高标准技能培训,提升火灾应急处置能力。我国森林防灭火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、底子薄,国有林区路网密度、林火阻隔网密度、火情瞭望监测覆盖度都比较低,这些短板要尽快通过科学规划、整合资金、专项立项等方式提升改进。卫星、雷达、遥感等天地空一体化监测技术也应加大引进利用力度,用先进技术提升科学监测、防控和扑救能力。 面对超出往年的雷击火险,国家林草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派出78支森林消防队伍深入林区靠前驻防,5天内快速扑灭6起雷击火,平均每起火灾扑灭时间不到3小时。这种靠前驻防的经验值得推广。靠前驻防能牢牢掌握“快速打小火、有效防大火”的主动权,体现的正是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的思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