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时分,开着电脑码字儿正到灵感涌现之时,啪的一声,屏幕瞬间暗了下去,电脑运行的嗡嗡声也刹时停止,愣怔片刻之后反应过来,啊原来是停电。正懊恼于文本尚未保存之时,顺手把手机翻出来看看电量,哦不,手机也快坚持不住了,一种无力感与不安感随即涌上心头。 应该做点什么呢?电脑不能开,电视不能看,电话不能打,电热壶不能用,几乎所有的日常电器于此时都成了摆设……虽然明知现代生活与电密不可分,然而真的断了电才发现没电能做的事情真的太少。 无奈摊一本书在面前,却发现书中的字句完全进入不到脑海,心中所想尽是“何时能来电啊,快点来电吧,没电好不方便啊”如此种种……想的多了不由得哑然失笑,人类真是容易被动摇的生物啊!如今熟悉了现代生活之方便的我们甚至忍受不了一时半会的没电,想那千百年前身处莽荒时代的祖先们又该怎样生活呢? 其实仔细想想,电力这种资源真的还算年轻,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也不过两百多年时间,然而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,电的出现和普及却使人类文明以一种日新月异的节奏飞速发展,被利用到每一个可以想象和不能想象之处,催生了无数的发明创造,浇灌了无数的文明之花,当仁不让是当今社会难以取代之重要角色。平日里我们习惯了它带来的方便,觉得用电理所当然甚至不知节制,而偶尔碰上断电之时便觉得恍然若失,磕磕绊绊,简直日子都快过不下去。若电有心,看着这样的我们也会掩面偷笑吧! 培根曾有言“顺境的美德是节制,逆境的美德是坚忍”虽说诗人本意是对人生的感悟,可放到当前情境下竟也微妙地契合。虽说电可再生,但作为一种二次能源,它只有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和消耗水能才能产生。然而我们的现有资源毕竟有限,你少开一会电视少用一次洗衣机,用电紧张的地区说不定就能多点一盏灯多延续一会儿光明,不也算是功德一件! 前央视记者柴静在其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作品《穹顶之上》的结尾有过这样的感慨“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,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,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”。没错,在当前各种环保问题、能源危机凸显的大环境下,不管是出于节约还是环保,不管是为了现在还是将来,每个人都应该做点什么。“从我做起,从身边小事做起”的宣言虽说已经听得太多,然而真正落到实处的行动又有多少呢?由俭入奢易,由奢返俭难,任性生活太久了的我们,偶尔也该反思一下自己,也该带着善意和责任去审视这个世界,去爱护我们的环境,去珍惜身边的资源。 天色渐暗,对来电的期待也变得越发急切起来。 资源宝贵,且用且珍惜吧! |